游客
题文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第二款  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每州的选举人应具备该州州议会人数最多一院的选举人所需具备的资格。
年龄未满25岁,为合众国公民未满7年以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居民者,不得为众议院议员。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
……众议院应选举该院议长和其他官员,并独自享有弹劾权。
第三款  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1票表决权。
……以便每两年改选参议员总数的1/3。
年龄未满30岁,为合众国公民未满9年以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居民者,不得为参议院议员。
……
第二条 
第一款  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的担任统帅 ; 他可以要求每个行政部门的主管官员提出有关他们职务的任何事件的书面意见,除了弹劫案之外,他有权对於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
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时间获得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
……
宪法修正案
第一条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宪法修正案
第四条  人民保护其人身、住房、文件和财物不受无理搜查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根据认为有罪,以宣誓或郑重声明保证,并详细开列应予搜查的地点、应予扣押的人或物,不得颁发搜查和扣押证。
……
请回答: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内容的要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宪法的认识。(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2)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3)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列几位人物。
①------《海国图志》一书的作者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著有《新学伪经考》 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⑤-----《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其中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派别?
(2)分别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
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
写下了《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 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22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更有利于选拔人才?(4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