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 不对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 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 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趔趄(lié liè) 散落 (sǎn sàn) 微颤 (chàn zhàn)
(2)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突如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约而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6)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给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① 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④ 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啃树皮
一只小松鼠在树上啃树皮。
一只小獾看见了,说:“唉,看来小松鼠家没吃的东西了,要啃树皮充饥了。”
一只熊听到了獾的话,说:“你真不懂,小松鼠啃树皮,是在磨牙齿。”
“你胡说,他一定是缺少吃的!”
“不,肯定是在磨牙!”
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小松鼠说话了:“两位先生,你们都说错了,我既不缺吃的,也不是在磨牙。”
“那你为什么要啃树皮?”獾和熊一齐问。
“我是在吃糖。”
“吃糖?”
“是呀!”小松鼠点了点头,“我喜欢吃甜食,这树皮下的韧(rèn)皮层中间含有一定量的糖分。”
獾和熊都低下了头,他们都为刚才自己的不懂装懂脸红了。
1.短文写了一只小松鼠在树上__________,小獾以为小松鼠是在__________,熊以为小松鼠在__________,其实小松鼠是在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表示小松鼠啃树皮的原因的句子,读一读。
3.读了故事,我知道: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蝌蚪
青蛙妈妈在溪边产了摊卵。在温暖的春风里,在和煦的阳光下,孵育出一群黑乎乎的长尾巴的小蝌蚪。
小蝌蚪整天在清清的溪水里游来游去,不断变换着队形。它们纷纷散开,像一串黑珠洒落水面;黑珠渐渐聚拢(lǒng),犹如一朵翻腾的黑云;云儿慢慢扩散,伸展开来,成了一条飘选(yì)的绸带;绸带旋转着,忽而成了陀(tuó)螺(luó);陀螺潜到水底,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溪水在阳光下闪亮。
小蝌蚪快乐地在溪水里游玩,玩得忘了回家。累了,它们拥抱在一起,团聚在水草底过夜。在轻柔的月光下,它们做着甜蜜的梦,梦见自己______________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谁)。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整天在清清的溪水里游来游去,不断变换着队形,像 ____________ ,像____ ______,像_____ 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
3.续编结尾。
在轻柔的月光下,它们做着甜蜜的梦,梦见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的时候,村民们也都聚集到海岸边,毫不懈怠地举起灯笼,照亮勇士们回家的路。
1.文中“紧急关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收到了警报,救援队______________;村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蟋蟀和蚯蚓
在一块荒地上,蚯蚓和蟋蟀相遇了。
蟋蟀指着荒地说:“蚯蚓大哥,这么好的一块土地怎么能让它荒芜呢?”
“对,不能让它荒芜。蟋蟀老弟,让我们同心协力把它开垦出来。”蚯蚓赞同地回答。
“不过,要把它开垦出来,那可不容易啊!”蟋蟀考虑了一下,有点犹豫了。
“要办成一件事,哪有不费力气就成功的。”蚯蚓说,“让我们马上就动手干吧!”
“这……”蟋蟀想打退堂鼓,但想到事情又是自己提出来的,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吧,试一试。”
蚯蚓一头扎进地里,日夜不停地耕耘,他争分夺秒,甚至连把头伸出地面歇一会儿也不愿意。蟋蟀找到一个小洞钻了进去,尽量使自己待得舒服些,嘴里不停地喊着:“干呀!干呀!”就这样,一直喊到现在。
1.短文共( )节。
2.开垦荒地前,蟋蟀和蚯蚓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用“______”画出蟋蟀说的话,用“”画出蚯蚓说的话。
3.开垦荒地时,蚯蚓和蟋蟀的表现完全不同。请用“”画出描写蟋蟀表现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蚯蚓表现的句子。
4.读了《蟋蟀和蚯蚓》,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完成练习。
星期三该用红书包。哎!这只书包有点奇怪。背上它,觉得特别轻松。“准是早饭吃得饱,有力气。”马鸣加这么想着,快活地朝学校奔去。
走进教室,班长向他收作业本。马鸣加打开书包。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钻进书包里去。
1.马鸣加背上书包,觉得特别轻松。他以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鸣加背上书包,觉得特别轻松的原因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