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发生装置 |
| ① |
制氧气 |
H2O2―→O2 |
|
| ② |
制氨气 |
NH4Cl―→NH3 |
|
| ③ |
制氯气 |
HCl―→Cl2 |
|
(1)上述实验原理中,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 (填编号),写出实验室常用的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字母填入上表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应选择的试剂为 。
(4)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碳酸钙,制取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Cl2需用8 mol·L-1的盐酸100 mL,现用12 mol·L-1的盐酸来配制。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12 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室提供有如下仪器,为完成配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 。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10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并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距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和刻度线相平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已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2×10—3 kJ/(g·℃)
| 温度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
| 2 |
25.9 |
25.9 |
25.9 |
29.8 |
|
| 3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中和热 kJ·mo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③能引起中和热偏高的原因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1)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250.00 mL 0.1000 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 。
②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③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大的是 (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2)用上述酸性KMnO4溶液来测定FeSO4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4 + KMnO4 + H2SO4
K2SO4 + MnSO4 + Fe2(SO4)3 + H2O
②实验时应测定的数据有:量取FeSO4溶液的体积和 。
共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 烧杯 B 坩埚
C 表面皿 D 坩埚钳
E 酒精灯 F 泥三角 G 三脚架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______________。
(4)从含有碘的有机溶剂中获取碘,常用水浴加热蒸馏的方法,其优点是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里聚集。
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 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 应量取该浓盐酸体积/mL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
以下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请回答:
(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 ,打开活塞 。
(2)步骤②中可根据 现象,简单判断热空气的流速
(3)步骤③中简单判断反应完全的依据是 。
(4)从“溴水混合物Ⅰ”到“溴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 。
(5)步骤⑤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蒸馏烧瓶中尚未安装温度计,安装其位置时应注意 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 ,蒸馏时冷凝水应从 端进入(填“e”或“f”),图中E、F的作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