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已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2×10—3 kJ/(g·℃)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5.9
25.9
25.9
29.8
3
26.4
26.2
26.3
30.4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中和热            kJ·mo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③能引起中和热偏高的原因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用教材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11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锥形瓶b是安全瓶,试管d中装有少量蒸馏水。已知溴乙烷的沸点为38.4℃,密度为1.43 g/mL;

(1)制备溴乙烷需要用到蒸馏水、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在烧瓶中加入这几种物质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火加热,在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溴乙烷中的含少量杂质Br2,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供选试剂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

A.NaI溶液 B.NaOH溶液 C.Na2SO3溶液 D.KCl溶液

(5)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除了浓度还有 ,仅表明该因素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甲烷通常用来作燃料,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用甲烷—氧气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某学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1)①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具体操作是:
(2)如果量气管的最大测量体积为50mL(假设条件为标准状况),则取金属镁条(设纯度为100%)的质量不超过g;(精确到0.001)
(3)实验结束,在读取数据前必须:a冷却,使温度恢复到原来状态;b
(4)该学生实验时称取镁条0.051g(已除去氧化膜),实验结果收集到气体48.00mL(已换算到标准状况,其他实验操作均正确),根据实验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