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刘少奇曾在一篇有关中共政策的文章中说:“……应该切实避免采用斗争手段,应该采用协商调解及仲裁的方式为主,去达到群众要求的被承认,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与妥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党内存在斗争策略上的分歧
B.体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方针政策
C.目的是为了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日
D.是刘少奇犯“右倾”错误的体现

历史教学中运用逻辑图能帮助学生简化历史信息,直观有效地认识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联系。下图是一幅有关辛亥革命的逻辑关系图。依次填入序号中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B.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
C.革命党人、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立宪派旧官僚
D.革命党人、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立宪派旧官僚

据统计,唐代科举平均录取人数尽在20人次左右。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虽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如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士族门阀,共有宰相102人。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