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俄而雪骤 ( ) (4)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
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阅读《陈涉世家》语段,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A.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B.为天下唱不足 为外人道也 |
C.广故数言欲亡 从民欲也 |
D.若为佣耕 |
猛浪若奔下面哪一句中的加点词与“尉果笞广”中加点词活用方法相同?( ) (2分)
A.渔人甚异之 | B.将军身被坚执锐 |
C.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D.乃丹书帛曰 |
陈胜、吴广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众人心甘情愿跟着他们一起谋反? (2分)
陈胜、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的效果从哪两个方面得到了证明?(2分)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素爱人 ②比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将④桓楚亡在泽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辱之 | B.皆下之 |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D.独籍知之耳 |
翻译句子。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从上述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鲁施氏与孟氏
①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说之,以为军正②。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②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③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
③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①干:谒见。②军正:军中的执法官。③摄:夹处,夹迫。④刖(yuè):古代刑名,即砍掉双脚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爵荣其亲 荣:②大国吾事之事:
③既反反:④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 让:下列句中的“之”与“好兵者之楚”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B.辍耕之垄上 |
C.而摄乎大国之间 | D.马之千里者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郡县患之() ②俟其来款之()
③比食至() ④时使然耳()与“以饮食苛求属吏”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 | B.不以物喜 |
C.以天下之所顺 | D.属予作文以记之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可 见 饮 馔 原 无 精 粗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⑵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联系文章,对文章对刘麟教育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