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期日中( ) 尊君在不( )
相委而去( )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知道自己错了,向元方示好,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妥当吗?请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丧()②明()翻译句子。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徐珂《乔山人善琴》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停顿。(每句一处,2分)
⑴俄 而 百 千 人 大 呼。⑵山 人 默 然 而 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能名其一处也⑵几欲先走⑶尝得异人传授⑷酷类其声耳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⑴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摘录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并分别说说其作用。
【甲】
【乙】
作用:
阅读《和氏璧》,完成后面问题。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①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②,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③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注释】①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②薨:古代诸侯死叫“薨”。③ 理:雕琢,加工玉石。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厉王薨()②献诸武王()
③使人问其故()④遂命名曰“和氏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又以和为诳
A.策之不以其道 | B.以光先帝遗德 |
C.以中有足乐者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和 乃 抱 其 璞 而 哭 于 楚 山 之 下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从故事中你看出卞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于园(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瓜洲步五里铺(2)卧房槛外 (3)颓然碧窈(4)富人于五所园也用(∥)标出下列长句中的停顿。(只限两处)
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以名楼 \ 以空奇 | B.池中奇峰绝壑 \ 哀转久绝 |
C.长如艇子\ 及其日中则如探汤 | D.主人处处款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2)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说说“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这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1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反。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旦:④侃犹不反反: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