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2013年,或许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力社保部有关人员分析,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需求减少,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使得岗位需求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和事业的结合度以及对岗位的要求都提高了,这也相应增加了就业压力。业内人士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除了有经济形势和需求变化等原因,也有一些结构和观念的原因。毕业生适应市场的意识不强,择业标准过高,不愿到基层就业,甚至“有业不就”。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何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及财政支出比重(2013年度)

注:2013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2.9万亿元。截止2013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共计负债20.6万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拉弗曲线,该曲线大体上解释了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用数据予以证明。
(2)为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三套方案。
方案A: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
方案B: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新债。
方案C: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两个不恰当的方案,并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以及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实施这两个方案的后果。

材料一:某省近三年的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GDP(亿元)
城镇人均(元)
农村人均(元)
2010
9 160
15 505.42
5 467.08
2011
10 863
17 961.45
6 196.07
2012
11 950
19 577
6 680

材料二:某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某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三,简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示意图

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图1: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3: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4:2006-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2010年,我国各地各行业普遍涨薪,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受到员工的广泛欢迎,但一些经营者却有这样的担忧:涨薪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分析。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材料二中员工与经营者对涨薪的不同态度。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分析上图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