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质量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分别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O2,且生成的气体全部分别通过足量的无水硫酸铜后再分别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无水硫酸铜与碱石灰质量增重之比均为9∶22。已知:
① 6 M(甲)=3 M(乙)=3 M(丙)=3 M(丁)=2 M(戊)=M(己)=180;
② 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相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③ 戊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峰面积之比为3∶1∶1∶1;
④ 甲、丙、丁、己能发生银镜反应。丙不易溶于水但丁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式为 ;己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2)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丁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2分子戊生成1分子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I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红棉花开迎宾来”焰火盛宴的一个场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焰火利用了部分金属的元素特征的()反应。
(2)现在有一种火焰的引发是当浓H2SO4滴下去跟氯酸钾起作用时,便生成了其臭的二氧化氯气体,且发现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如图2所示的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物质,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物质有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均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稀溶液时医疗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E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C与纯碱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D中所含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电子总数比为3:2.根据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D的化学式是;
②B的电子式是;
③C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小组学生想研究不同物质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以生成气体量50mL为标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实验序号 |
双氧水体积 |
双氧水浓度 |
添加的物质 |
待测数据X |
| 1 |
100mL |
20% |
无 |
|
| 2 |
100mL |
20% |
10gMnO2 |
|
| 3 |
100mL |
20% |
10gKI |
|
| 4 |
100mL |
20% |
新鲜猪肝 |
(1)在该研究方案中,MnO2、KI和猪肝在双氧水分解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2)待测数据X为。
(3)以下措施可以加快该实验中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是:(填标号)。
A.将双氧水的体积增大至200mL
B.将双氧水的浓度增大至30%
C.对装置A加热
D.上下移动B装置使量气管内气体压强增大
(4)从控制变量的原理来看,该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9分)盐酸常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铜锈铁锈。某同学欲将除锈后的盐酸中的金属元素分步沉淀,查资料获知常温下水溶液中各离子沉淀的pH范围:
| 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 Fe3+ |
1. 0 |
3. 0 |
| Fe2+ |
5. 8 |
8. 8 |
| Cu2+ |
4.2 |
6.7 |
(1)若以离子浓度降至1×10-5 mol·L-1为沉淀完全,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出ksp[Fe(OH)3]=
(2)根据上述数据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A可能是;试剂B的化学式是;沉淀②化学式是。
(8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
(1)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2)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添加到84消毒液中可增强其消毒效果的是;
(3)84消毒液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制取,电解装置通常选用铁和碳棒为电极,电解时铁电极反应式为。
(8分) 已知6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 -197 kJ·mol-1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到20min时,用SO3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
(2)10min、15min、20min曲线均出现拐点,10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选项标号);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填选项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加入氧气
D.加入SO3
E.加入催化剂
(3)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
C.化学反应速率v(O2)="v" (SO3)
D.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