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正误。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1840年10月6日。 ( )
(2)2005年2月9日二战老兵聚首北京,签署了《北京和平宣言》。
(3)宣言内容以中、英、俄、法、西五种语言镌刻在北京和平墙表面。( )
(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把火烧圆明园的英国和法国称为强盗。( )
(5)《欢乐颂》的作者是德国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 ( )
我是小法官,拼音对错我来判。
q—ǖ→qǖ( ) j—ǜ→jǜ( )
x—ǚ→xǚ( ) y—ǚ→yǚ( )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原来是孩子们吹响的麦哨。( )
(2)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3)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一呼一应的麦哨声。( )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2)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
根据单元内容判断对错。(4分)
(1)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个主题展开的。( )
(2)《触摸春天》中的主人公安静是一个盲童。( )
(3)《生命 生命》的作者是冯骥才。( )
(4)《永生的眼睛》一文中,琳达一家有四个人为盲人捐献了角膜。( )
我会判断。
(1)“手不释卷”说的是吴国大将鲁肃挤时间读书的故事。()
(2)“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是: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要虚度年华。()
(3)《触摸春天》表现了盲童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4)荷兰,是树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是巴金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