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灰尘的旅行》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高士其爷爷是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从 重)事写作的。
高士其爷爷生于1905年,年(青 轻)时去美国留学,(功 攻)读细菌学,在一次试验中染上(脑 恼)炎病毒。病情逐(渐 惭)恶化,致使他全身瘫痪了,头向左歪,语言不清,两眼发直,四肢不能动,连饮食都困难。
但是他(完 顽)强地活着,几十年来,为我们少年儿童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如《我们的植物妈妈》《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写(作 做)时,他先是吃力地口述,请别人(记 纪)录。由于说话不清,别人很难听明白,他就要重复好几遍。半天下来,往往只记下一二百字,而他却已累得满头大汗。(即 既)使这样,他仍然顽强地坚持着。《灰尘的履行》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1)阅读短文,从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在下面打“√”
(2)用“ ”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3)你觉得高士其爷爷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读一读。
小树在水管上扎根
在乌鲁木齐愚园路口,一根碗口粗的黑色下水管道上居然长着一棵小柏树,小树的根部却嵌在水管离地一米多高的一个接口缝隙。尽管这里没有土壤,但小树依旧勉强地生长着。据介绍,这棵柏树三年前就在这里扎根了,可能是飞鸟衔来的种子落入管缝之中,靠着水管渗出的水长成了小树。
(1)短文中的小柏树长在____________,虽然没有______,但因为有______,所以仍旧能勉强生长。
(2)我知道,小树的茁壮成长,需要水的滋养,还需要______。
(3)假如你看到这棵小柏树,你会______。
用“______”画出小树做的梦,想一想,小树的梦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浪娃娃
海妈妈有数不清的浪娃娃,他们整天在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追打着玩耍。
一天,海妈妈说:“孩子们,老是贪玩可不好,你们应该学着为人类做点好事情。”
浪娃娃听了,就向海边奔去。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笑:“哗哗,哗,哗哗,我们来啦,我们来做好事啦!”
几位科学家听懂了浪娃娃的话,就在海边建起了发电站,让浪娃娃推着机器去发电。
(1)照样子,写词语。
跑来跑去 ______来______去、______来______去、______来______去
哗哗(表示声音的词)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海妈妈说的话。
(3)浪花娃娃要为人类做好事,你知道是件什么好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它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1)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
(2)种子是在__________(季节)醒过来的,一共把身子挺了次,才钻出泥土。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种子一( )世界一( )水
(4)种子钻出地面,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成长记录。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顽皮的( )( )伸了个懒腰,( )( )个哈欠,伸出绿色的( )( ),揉揉( )( ),懒懒地探出( )( )向( )( )瞧了瞧。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可多啦,把它们找出来,并画上“_______”。
(3)下面括号里该填哪个动词呢?动动脑筋,相信你一定能行!
( )电脑 ( )虫子 ( )课文
( )花灯 ( )书包 ( )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