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 |
| B.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 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在词中吟咏的“一桥”建成于
| A.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
1931年9月28日,重庆全市市民绝食,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下半旗为死难同胞致哀。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八一三事变 |
广州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附近爆发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 B.广州黄花岗起义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
| C.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
| D.1926年夏,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
(19世纪末)“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历史学家胡绳所述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新学伪经考》的刊行 | B.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
| C.《中外纪闻》在北京创办 | D.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