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飞跃
马良看得出神,bùzhībùjué( )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能给我一支笔吗?我也想画画。”
“穷孩子还想画什么画?”大官和画师cháoxiào( )着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心里不服,从此就更用心地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画什么。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马良的画进步很快,他多盼望能有一支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一位白胡子老头出现在他面前,给了他一支笔,叫他去给穷人画画。马良高兴地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公鸡活了,从墙上跳下来,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给他的是一支神笔。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画什么就有什么。
他给一个老农画了一头大耕牛,耕牛就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兵把他捉去,要他画金元宝。马良不给他画,就被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就开了,马良就和牢里的穷人逃走了。官兵追来,马良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
一天,马良下在一个干旱的地方画水车,帮助那里的人们汲水灌溉。忽然钻出几个官兵双把他抓去了。这回大
官叫马良给他画一座金山。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个
wúbiānwújì( )的大海。又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满山都是金子。大官高兴地叫道:“快画一艘大船,我要上金山去运金子!”
马良就画了一艘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了波涛,大船有点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了,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把大船掀翻,大官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回到村里,又开始给穷人画画,穷人们更加爱戴他了。
(1)读文中的拼音写字。
(2)“匹”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最后一笔是( )。
(3)认真读课文分别找出指写马良有志气学画和刻苦学画的词句?
(4)想一想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要送神笔给马良?
(5)马良为了帮助穷人做事,惩治恶人,用神笔为人们做了件事,找一找,写一写。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俄,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 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 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 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小女孩想:
⑴作者提到“大年夜”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
⑵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女孩在抽出第一根火柴前心中在想些什么?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⑶品读“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
惊喜;失望;犹豫;满足;
⑷续写结尾,填在下面横线上。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妈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妈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们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们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⑴辨一辨:将“不辞劳苦、川流不息、饱食终日”正确地归入语段中的括号里。
⑵找一找: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句?
⑶谈一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⑷品一品: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对蚂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犟,不管你上没上课, 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 “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
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
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 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莱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署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为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⑵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②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我选择第_ 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⑷文中画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 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⑸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踩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 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毫不犹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另一件是
⑶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不寻常的音乐会
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伦敦儿童医院病房里的7个孩子。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酷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的耳朵做了一个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将完全消失。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时,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充满双眼。小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乐。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当柯尔比看见孩子们的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柯尔比请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老师玛丽,玛丽感动地说我去,我去!”在玛丽老师热心的指导下,这6个孩子每天都练习唱歌。当然,伊丽莎白并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这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浚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这个秘密保守得十分成功。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着一辆手推车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惊讶了,苍白漂亮的面庞变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浓农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可是谁能想到,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的是这些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呀,他们在忍受着多么大的病痛啊!
现在,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已在地下安睡长眠,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但伊丽莎白的记忆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伙伴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
⑴“不治之症”的意思 是,最后一节中与这个词相呼应的词语是。
⑵“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一句中的“这个秘密”具体指
⑶“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说这种声音是“最美的”是因为
⑷短文为什么用“不寻常的音乐会”作题目?请写出两个要点。
⑸请简要写出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