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HSCN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3×10-1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1)25℃时,将20 mL 0.1 mol/LCH3COOH溶液和20 mL0.1 mol/L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 mol/L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填序号)。
a.c(CH3COO)        b.c(H+)        c.Kw      d.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II.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 = 11。在此温度下,将pH = 2的H2SO4溶液Va L与pH = 12的NaOH溶液V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 =              
III.如图所示,

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见图。

(1)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c端移动,则电源b端为    极,通电开始时,滤纸d端的电极反应式是:                   
(2)已知C装置中溶液为Cu(NO3)2和X(NO3)3,且均为0.1mol,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析出固体质量m(g)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图所示。

则Cu2+、X3+、H+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装置中溶液是H2SO4,则此装置电极C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eO2和3.25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lmol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l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2)常温常压下,饱和CO2水溶液的pH=5.6,c(H2CO3)=1.5×10-5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已知:10-5.6=2.5×10-6)。
(3)标准状况下,将4.48LCO2通入200mLl.5mol/L
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a处通入的是___________(填“甲醇”或“氧气”),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AgCl)=2.0×10-10,Ksp(AgBr)=5.4×10-13.向BaBr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Cl,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Br)和c(Cl)的比值为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夹持仪器已省略),请你参与此项活动并回答相应问题。
I、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示的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E的质量。

(2)将m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A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从A中逸出气体的速率仍然较快,除因温度较高,反应放热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5)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b的表达式表示)。
(6)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原因是空气中CO2、H2O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7)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
验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偏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
(8)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较复杂,使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和其他
常用实验仪器测定某些数据即可。为了快速准确的计算出铁的
质量分数,最简便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

A.用排水法测定H2的体积
B.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残渣的质量
C.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据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2Na+H22NaH)。生成物氢化钠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键(填“离子”、“共价”或“金属”)。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存在递变规律,下列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离子半径:Na>Mg2>S2>Clb.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
c.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Cl d.与NaOH溶液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Al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SiH4、PH3、H2S、HCl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4)元素Cl与S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S比Cl2单质的熔点高 b.Cl2与S的氢化物发生反应,产生S单质
c.S与Cl2形成的化合物中S元素呈正价态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5)HF比HCl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表为部分非金属元素与氢形成共价键的键长与键能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共价键键能与键长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A、B、C、D,只知它们为K2CO3、K2SO4、BaCl2、NaHSO4,为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D→溶液+沉淀④A+B→溶液+沉淀,⑤将④得到的沉淀物加入③所得的溶液中,沉淀很快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请回答如下问题:
(1)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为: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1)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请按要求填空。
(1)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①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氧化剂__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
③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2S + SO2 ="==" 3S↓ + 2H2O
①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6g,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