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其中“千耦其耘”的含义是:千对农人在耕地。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耕作现场的是()

A.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使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驶的犁
C.使用耕耙耱技术碎土 D.使用比较粗笨简单的木制、石制工具

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

图 11945年图2 1965年图3 1989年

A.图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B.图2:柏林增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
C.图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
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英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①欧洲走向联合②日本崛起③中国力量增强④不结盟运动兴趣⑤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尼克松说的“他们”指的是()

A.中国和苏联 B.苏联与东欧 C.欧共体与日本 D.不结盟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