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幅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阅读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2)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3)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边。
                                                          
                                                          
(4)试着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拓展阅读。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学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小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穿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3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示我让他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饭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要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管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牵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着。“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应该有个数,一个人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患时代的英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1.比尔·盖茨能够成为信息时代的英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吧!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珍贵的电影票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30多岁的张老师当我们班的班主任。她中等个儿,乌亮的短发下,映衬着一张娟秀的面容。她待同学很和善,课间常跟我们在一起跳舞、做游戏。哦,尤其是她的故事讲得棒极了,声音又十分甜美好听。来了没多久,大伙都喜欢上了她。
一天班会上,张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开了电影《小海军》的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一双双眼睛瞪得圆圆的。故事讲完了,张老师又柔声问我们:“这个故事好听吗?”
“好听!好听!”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张老师想了想,说:“那好吧,这星期六下午我带大家去看这场电影,你们在这两天把电影票的钱交来。”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呼雀跃,高兴非凡。唯独我的心里一阵阵发凉,哀愁得想哭。因为继父嗜钱如命,是断然不肯给钱的。我清楚地记得上个月的那件事:由于学校离家很远,我每天带上饭团到学校吃午饭。冬天来了,这冰凉的饭团怎么下咽呢?我怯生生地向继父讨买开水泡饭的一分钱,未料他阴沉着脸死活不给。而现在是要讨1角5分钱,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了。母亲又极软弱,她自己没有工作。唉,好在张老师在暑假里的一次家访中,已从母亲嘴里打听到家中的一切,想必她对我不去看电影是会理解的吧。
这两天,同学们一到学校,忙从书包里掏出钱,蹬蹬蹬地朝办公室奔去,我则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托着腮帮,痴痴地瞧着,鼻子酸酸的。真的,我多么渴望能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美美地看这部精彩的儿童片呵。就是梦里也想起它……
星期五放学后,张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走进了教室。她挨着课桌,逐一把票分给大家。拿到票的同学笑逐颜开,交头接耳兴奋地谈论着,我却把头垂得很低,摸出一本课本,竭力把目光注视在书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突然,我发觉张老师已走近我的课桌边,只听“咝”地一声,她撕下一张票,轻轻地放在我的课桌上。
“啊!”我顿时惶急起来,涨红脸,小声对张老师说:“老师,您发错了,我没有交钱……我不看。”
张老师和蔼地看了我一眼,俯下身,凑在我的耳边低声说:“老师已替你付了,拿着,明天跟大家一块儿去看。”
我愣了一下,颤着声说:“老师,谢谢您……”把电影票紧紧地攥在手心里,虽是薄薄的一张小纸片,我却觉得它很沉,好珍贵。
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 )。
A.电影票的珍贵 B.老师无尽的爱,广博的情 C.作者难忘老师
2.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字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面画“√”。
钱如命 shì( )生生 qiè( )
shí( )què( )
4.文章最后,“我”为什么觉得小纸片很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奖,然而贫困使他只上了两年学。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为了躲避老板和主人的监视和禁止,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他用罐头盒做了个小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阁楼等处苦读。实在找不到灯油,他就在月光下看书。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愤攻读,从而具备了高深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伟大的文学家。
1.短文中有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高尔基怎样读书的句子。
3.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填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①高尔基的故事 ②苦读③少年高尔基 ④不忘读书
4.你知道高尔基写过哪些作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家乡古城墙
长江之畔,古城墙围成了我的家乡。城墙的外面是清清的护城河,那岸边垂河的柳树多情地看着自己水中的丽影。
家乡小城共有六个门。东大门门外有一座拱桥,叫九龙桥,因桥身有九条石雕龙头而得名。桥的那头是一根六米高的九龙柱,柱子上九条巨龙栩栩如生,脱石欲出。我常常喜欢站在桥头,内心感受着桥下静静的涓涓细流,目光抚摸着不远处矗立的古城墙。这动与静、现实与历史的交融,让人不能不感叹岁月的沧桑。
每每走在古城墙上,厚重的历史总让我觉得自己回到了古战场。依稀间,旌旗飘飘,西风猎猎,将军们在城头指挥,千军万马在城下厮杀。战马的sī jiào( ),兵刃的kēng qiāng( ),炮火的hōng jī( ),巨石的gǔn luò( )……一切仿佛就在身边,就在眼前。触摸着青石砖上的累累痕迹,我似乎在抚摸着历史的肌肤,那么近又那么远,那么真切却又那么模糊。
从城头向内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偶尔露出一角仿古楼台,就像草原上牧羊女那若隐若现的黄头巾。墙内的土坡很陡,满是各样的灌木,坡上古树盘虬的裸根就像一级级台阶,形成了一条条小路。沿着路缓缓走下城墙,又是一条青砖叠成的古道。“春见桃花迎面笑,冬闻梅送暗香来”,走在这里,不由得令人如痴如醉。
夜色下的古城,一样美丽。
登上宾阳楼,远处闪烁的霓虹灯散发着现代气息,千家万户的灯火透露着祥和的氛围,让人安宁。坐在亭中的石凳上,看着流动的车河川流不息,听着齐墙的松树沙沙作响,夜风习习,月光如水,温一壶酒吧,举起酒杯,可否邀得月宫的嫦娥?
小城的秀丽无法说够,小城的故事无法说完,小城的底蕴无法说透,我愿做小城墙头那株小草,在风中摇曳,在风中欢笑,在风中吟唱,在风中低声诉说她的名字:荆州古城。
1.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造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填写括号中的词语。
战马的( ) 兵刃的( ) 炮火的()巨石的( )
3.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描述古城墙的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夜色中的古城墙上欣赏到了怎样的城市夜景呢?请你列举一些关键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对家乡的古城墙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守望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入而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