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 B.法律是由人民决定的 |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 D.实行君主立宪制 |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
A.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 | B.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
C.努力去掉人欲,做到知行合一 | D.进学则在致知,明白道德之善 |
观察下面图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
B.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
C.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
D.“讲经”主要是讲儒学《四书》 |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体现孔子智慧观念的是()
A.和谐是美好社会的本质特征 | B.依法治国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
C.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因素 | D.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