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按照下图中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正确的表述应该包括( )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
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
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
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 A.③⑤ | B.④⑤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2011年,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正式进入台湾市场(如图)。《读者》在台湾的破冰发行
①开启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②有利于加强两岸人民的了解
③表明两岸传统文化一脉相承④体现一国两制构想巨大魅力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据吴玉章回忆,1936年8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来信说:“贵报内容精彩,议论正确,自不必说,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军之宗旨相合。……正因为如此,故贵报深得敝军全体士兵的欢迎。”这说明《救国时报》
| A.起到了宣传抗日主张的作用 | B.丰富了军队士兵的业余生活 |
| C.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 | D.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爆发 |
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核技术的开发。这是基于当时
| A.朝鲜战争的危局 | B.美苏冷战的升级 |
| C.经济发展的需要 | D.赶英超美的狂热 |
下图为《唐僧东方取经》漫画。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 C.片面发展农业生产 | D.脱离了生产力水平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