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取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的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
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
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
炎武( )

A.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
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
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