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可通过将煤的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 + 2H2(g)=CH3OH(g)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mol / (L·min)。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n(CO) n(CH3OH)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 容器 |
反应物投入的量 |
反应物的转化率 |
CH3OH的浓度 |
能量变化(Q1、Q2、Q3均大于0) |
| 甲 |
1 mol CO和2 mol H2 |
a1 |
c1 |
放出Q1kJ热量 |
| 乙 |
1mol CH3OH |
a2 |
c2 |
吸收Q2kJ热量 |
| 丙 |
2mol CO和4 mol H2 |
a3 |
c3 |
放出Q3kJ热量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1=c2
B.2Q1=Q3 ……
C.2a1=a3
D. a1+ a3=1
E.该反应若生成1 mol CH3OH,则放出(Q1+ Q2)kJ热量
(5)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 (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由质量守恒,密度为原来的1.6倍,所以体积缩小,平衡正移。
在2A(g)+ B(s) =" 3C(g)+" 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 A.υA = 0.6mol/(L·s) | B.υB = 0.3mol/(L·s) |
| C.υC =" 0.8mol/(L·s)" | D.υD = 1.0mol/(L·s) |
关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B.是动态平衡 |
| C.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D.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平衡 |
下列各项比较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Li<Na<K | B.酸性: H2SiO3 < H2CO3 < HNO3 < HClO4 |
| C.稳定性: SiH4 > H2S> HF | D.碱性: NaOH > Mg(OH)2 > Be (OH)2 |
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6、6,Z位于Y的上一周期,则X、Y、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XY2Z3 | B.X2YZ4 | C.X3YZ4 | D.X3YZ3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 B.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 |
|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 | D.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