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瓶子的形状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法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
(3)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5)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6)只有号瓶的种子可以萌发。
(7)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

(共4分)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乙()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 ②寄生在人体内 ③净化水体,
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有无,甲乙两组要不要用相同的树叶?
(4)为什么要保持树叶湿润?
(5)三个实验方案中的方案最合理。

小明为研究酵母菌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个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最后密封A、B、C的瓶口,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试分析回答:


(1)小明的上述实验中,实际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装置是
(2)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什么地方(或环境中)?
(3)正常情况下,会发现装置(填装置代码)内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其中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了气体;装置中最有可能产生酒精。

探究实验
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