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氢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氢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1)工业上一般采用CO和H2反应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CO(g) + 2H2(g)  CH3OH(g) ΔH= -90.1KJ·mol-1
在250℃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min没有改变条件)

 
2min
4min
6min
8min

CO
0.07
0.06
0.06
0.05

H2
x
0.12
0.12
0.20

CH3OH
0.03
0.04
0.04
0.05

①x=          
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不必化简)。
③若6min~8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具体条件是                
④第8min时,该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不是”)
(2)某硝酸厂处理尾气中的NO的方法是用H2将NO还原为N2。已知:

H2还原NO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在实验室中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
(2)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填化学式),生成固体残渣的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过滤、烘干。
(4)步骤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2 molB,发生反应:2A(g) + B(g)3C( g)ΔH=-a kJ/mol(a>0),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bkJ,B的体积分数为ω1%。试回答:
(1)该反应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的关系是ab(填“>”、“<”、“=”)。
(2)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达到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物质浓度不再变化
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B和3 molC,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ω2%,则ω1%ω2%(填“>”、“=”或“<”),理由是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况下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0.5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O+ xI-+ yH+= 2NO↑+ I2 + 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的数值是,y的数值是
(2)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
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
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
a.NaCl b.H2O2 c.NH4Cl d.浓H2SO4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