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_进入瓶内。
(2)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10分)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人两个笼子中;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
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3)你觉得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4)本题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5)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l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③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东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
(2)10分钟后小东看到大多数鼠妇移到黑暗的一端,据此小东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东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小东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你认为小东做的对吗?为什么?
(4)该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
(5)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一层湿润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
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3)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 环境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 明亮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 黑暗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结论:问: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②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在探究“阳光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的实验,将10株生长状况
相仿青菜幼苗平均分为A 、B两组,现设置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问题。
| 编号 |
A组幼苗 |
B组幼苗 |
环境条件 |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
遮光 适量浇水 |
(1)上述实验中,作为实验要控制的单一变量是 。
(2)在该探究实验中,A组幼苗起作用。
(3)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能正常生长的是A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的是B组幼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怀,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右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乙烧杯中的孑孓。
(5)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