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又何                           (2)肉食者鄙               
(3)小惠未徧                           (4)必以信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

A.其境过清 B.策之不其道
C.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从文中的对话中,我们知道“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又管仲
下列句中划线字用法与“吾其被发衽矣”中“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我者 B.其一坐于前
C.一狼其中 D.此皆

子贡为什么对管仲是否仁德提出了疑问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结合本文孔子的看法谈谈怎样才是“仁”。

文言文阅读。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的词。
①其两膝相右臂支船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B.而竖左膝安陵君许寡人
C.左臂挂念珠倚公将鼓
D.若听茶声黄发垂髫并怡自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苏武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单于 (2)乃
(3)与旃毛咽之(4)羝乃得归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划线句子
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
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世②指物作诗立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翻译划线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A.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B.鱼人甚
C.公将
D.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对他说:

阅读《伤仲永》,完成后的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父焉异:     ②不能前时之闻。  称:       
③未识书具。尝:     ④日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      
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翻译: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               
课题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而伤?
你认为方仲永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