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用0.1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眼睛注视 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0.100 0 mol·L-1NaOH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0.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0.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0.00 |
0.22 |
26.31 |
26.09 |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____
(6)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
A.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刚刚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停止滴定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注入标准液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E.实验中,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锥形瓶
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800 mL烧杯、100 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 g·mol-1)、水。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 mL)。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
①将称最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100 mL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在硝酸铅[Pb(NO3)2]的稀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硫酸,生成白色PbSO4沉淀,再滴入数滴饱和醋酸钠溶液,微热并不断搅动,沉淀慢慢溶解.以上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试推测第二步离子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长期烧水的壶内侧会有一层黄色的固体物质附着,即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水垢的产生会造成传热能力减弱而使大量热损失,因此水垢应定期除去.请用家中必备物质设计一套除垢方案,并写出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1)推断出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2)室温时C溶液的pH___________7(填>、=、<=)。
(3)写出A与B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在实验室里做了下列实验:
①分别向盛有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②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试液;③向盛有锌粒的试营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④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儿取出。
他在纸上记录了以下现象:
a.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b. 溶液变为黄色;c. 溶液显红色;d. 产生气泡,溶液无色。
下面请你来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填写物质类别)的化学性质。
(2)实验现象:产生a现象的实验所对应的一类反应通常被我们称作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上题所涉及的这类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举出一个利用该反应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