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 |
乙醛 |
乙酸 |
甘油 |
乙二醇 |
水 |
沸点 |
20.8℃ |
117.9℃ |
290℃ |
197.2℃ |
10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应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在下列所提供的药品或用品中,可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pH试纸 b.碳酸氢钠粉末
c.红色石蕊试纸 d.银氨溶液
(10分)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 min,赶走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c步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则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______(填序号)气体的发生装置.
①HCl ②H2 ③O2 ④NH3
(5)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可以用下图装置,装置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3(s)+H2SO4(85%)=Na2SO4+H2O+SO2↑。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中甲管的作用是;
乙装置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I、II、Ⅲ、IV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放下面的空格中。I、Ⅱ、Ⅲ、Ⅳ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
(3)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应采取的操作
是,若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填“升高”、“不
变”或“降低”)。
(4)将SO2通入含1 mol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并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n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Ⅳ增重了m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用含m、n的代数式填写)
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在实验室,气体C的检验方法是。
(2)操作②的名称是,该操作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
反应④。
实验中多余的气体I必须吸收,以免污染空气。下图是实验室用NaOH吸收气体I的装置,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不合理的装置是(填序号)。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1)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
(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只含有氯化钠
假设2: 只含有
假设3: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
(3)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3进行检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②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4: |
|
步骤5: |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存在Fe2+,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乙同学认为气体Y中除含有SO2、H2外,还可能含有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M中盛有澄清石灰水。
①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②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③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④能说明气体Y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