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 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
|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
|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
|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
|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
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城镇居民③工人),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A. B. C.
D.
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右图),由此可以看出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品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7
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
|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 D.美国 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 B.美国 | C.日本 | D.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