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李生论善学》(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
[注]①或:有人。 ②志:记,记住。 ③但:只。   ④还:同“旋”,转身。   ⑤故:特意。  ⑥冀:希望。 ⑦逾:超过。   ⑧厌:满足。 ⑨盍(hé):何不,为什么不。   ⑩迨(dài):等到。   ⑾谢:道歉。  ⑿铭之坐右:把它当作座右铭。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王生不      (      )        ②吾能志之            (      )
③王生益     (      )     ④善学者不下问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但志之不思之

A.拔山倒树来(《幼时记趣》) B.学时习之(《论语》 )
C.狼亦黠矣,顷刻两毙(《狼》) D.跪拾之以归(《赵普》)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善 学 者 不 耻 下 问
翻译下列句子。
(1)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这篇短文中,李生认为“善学者”应具备哪些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火不明,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2)() (3)()(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乎信:___________
(2)不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后从之而:____________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盲子失坠 (11分 )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③,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选自《贤弈编·应谐录》)
【注释】① 楯(shun)栏杆上的横木。 ②分:料想③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解释划线的字词:
涸溪 何久自 夫大道甚夷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余闻之也久 C公将驰之 D 久之,力惫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从文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释划线的字词:
日更定()是金陵人,此()上下白()下船()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人很讲究谴词用字的准确。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量词使用上的不同,并作简单的评析。
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修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

文中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觉得“我”为何而“痴”?谈谈你的理解。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①孝谨:孝顺而恭谨。②固:班固,班超之兄,汉代史学家。③校书郎:官职名。④傅介子:汉朝人,曾立功边疆。⑤研:同“砚”。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内孝谨()(2)不劳辱()
(3)尝业投笔叹曰()(4)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从选文来看,班超后来能有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