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 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 |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称,“邹” “鲁”为孟子、孔子的故乡,后引申为文明昌盛之地的代称。从原意上看,“邹鲁”与中国古代哪一种制度有直接关系()
A.行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分封制 |
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