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对于欧洲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兴起,世界开始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6分)
(2)材料一中看出《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这一事件最早开始的国家是什么?(4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世界影响是什么? (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5)材料三中描述的事件中在交通工具上有什么新的发明?
(6)这场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阅读下面三幅历史事件图:
A B C
请回答:
(1)A图中的军队过河后,毅然砸铁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役?哪句成语和该故事有关?
(2)B图中的军队船只遭到火攻,人马死伤无数,仓皇而逃。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次战役?这一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3)C 图中军队将领望见远处对方军队阵容整齐,把山上动摇的草木都误认为是对方的军队,不由得心虚胆怯。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哪次战役?这个故事可以用哪句成语来概括?
(4)这三次战役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三“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7000多公里。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
(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3)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4)请你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初一学生小明和爸爸星期六在古钱币市场发现一枚铜钱(如图),摊主说这是秦代货币——半两钱。但小明运用所学知识当即指出这是假币,因为它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是哪两处错误并改正。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2)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6★)
材料一: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生活在那一朝代?有何著作?(3★)
⑵、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4★)
⑶、说出材料二所示著作的成书年代及作者?(2★)
⑷、对《水经注》作一个简短的评价。(4★)
⑸、材料三所示佛像在哪一个省?当时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雕造佛像?这些雕像有何风格特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