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这段时间对历史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结识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里面肯定有你最喜欢的或者你最敬佩的人物,请说说他(她)是谁?(说出一位即可),并说说你喜欢或敬佩他(她)的理由。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2分 )
(3)根据已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孔夫子”。
(4)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三句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请说一说“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任写两条即可)
(5)通过学习,你认为“秦王”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改错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各找出一处错误,并加以订正)
(1)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2)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七千年前就已经学会了种植水稻,使我国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并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商军主力,最终推翻了商朝。
(4)兵家鼻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称呼最早出现在夏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