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两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材料三:苏联的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飞入太空的人,美国人随后又登上了月球,中国也在2004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材料一中所说的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
(2)材料二中所说的以电为能源的新发明有哪些?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技术属于哪一次革命?
(4)上述三则材料能说明什么道理并给我国什么启示?
近代历史上欧洲主导世界;现代历史上美国取代欧洲,影响力最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权力转移时西方世界(欧洲)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了……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上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移,这次权力转移可称为“群雄竞起”。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1)15世纪有哪些事件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崛起?举两例说明。
(2)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与哪件事有直接因果关系?20世纪美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请举两例说明。
(3)你认为我国在“第三次权力转移”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历史机遇?
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但还未完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A、B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完成示意图,并纠正他原有示意图上的两处错误。
A:;B:
纠正:
下列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习近平主席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演讲中的两段话。根据这两段话小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来解答。
讲话一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亚太经济体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
讲话二今天的亚太,也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一些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脆弱……
(2)“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那么,与亚太经合组织性质相同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还有哪些呢?由讲话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不利影响?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文字材料后回答问题:
图片材料: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2)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一、图二的交通工具与图三反映的雾霾现象有什么联系?为此,我们生活中应养成什么良好的习惯才能使现代人摆脱“口罩之苦”?
文字材料:
材料一
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2014年11月24日,浙江宁波一家餐厅推出了机器人送餐服务(见图)。"她们"端着顾客点的食物,在餐厅里滑行前进,到点餐的餐桌,会自动停下来,用普通话向顾客播报“您点的餐,请慢用”。
新奇的创意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
材料二机器人可以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应该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材料二说明此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5)科技革命潮流势不可挡,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科技潮流的“弄潮儿”?
革命和改革是英、法、美、日、俄等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推动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英、法两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和相似之处?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2)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
(3)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的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4)通过以上探究,对即将面临的中考复习,你在历史复习方法上获得了什么启发?
某校老师为带领学生探究北魏的改革,特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开设以下三个栏目。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共12分)
栏目一:千年帝都
以上是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问题时所说的一番话。其中提到,之所以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有千年帝都的优势,适合做北魏的都城。请列举出北魏迁都以前两个曾以洛阳为都的政权名称,以支持孝文帝的观点。
栏目二:帝都风貌
上述文物均出土于洛阳,属于北魏时期。其中元桢是北魏宗室,在他的墓志中还出现了“德”“孝”“仁”等字。请结合所学,说明文物一、二见证的孝文帝改革措施。
栏目三:帝都风采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结合栏目一、二,分析栏目三中帝都洛阳形成“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风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