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矮牵牛中的花瓣中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色素,二者混合呈紫色。两种色素分别由白色化合物1和白色化合物2在相应酶的作用下生成,红色色素是由黄色的中间产物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当黄色中间产物无法转化为红色色素时,它的含量增加,并与蓝色色素混合呈绿色;无上述有色化合物时,花瓣呈白色。假设酶1、酶2、酶3分别由显性基因A、B、E控制合成,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现将四个纯种矮牵牛品系相互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杂交组合 |
亲本 |
后代表现型 |
一 |
白花品系1×黄花品系2 |
全部红花 |
二 |
白花品系1×红花品系3 |
全部红花 |
三 |
黄花品系2×蓝花品系4 |
全部紫花 |
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回答:
(1)矮牵牛花瓣颜色与基因的关系是 。
(2)理论上,一个自由交配的矮牵牛种群中基因型有四种的品系是 。
(3)有人研究发现e基因的碱基序列比E基因多了600个碱基对,,但e基因编码的酶(无活性)比E基因编码的酶末端少了61个氨基酸,推测e基因转录的mRNA中提前出现 。
(4)杂交组合一和杂交组合二的后代相交,请在答题卡的坐标系中绘出柱状图表示其杂交后代的表现型。
(5)若利用上述三组杂交后代的矮牵牛验证三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最简便的方法是选择杂交组合 的后代进行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淘汰后代中其他花色的植株,则余下的绿花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是 ,成熟后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共有 种。
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图和应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和
等
(2)图中婴儿长大后,外貌、性格和其它特征与原型男人相同,这说明具有全能性
(3)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早期胚胎发育在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4)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干细胞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细胞的和。
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
答问题
(1)图Ⅰ过程由番茄韧皮细胞形成幼苗A的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形成
,再分化形成幼苗,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的条件下培养
(3)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4)图Ⅲ、Ⅳ过程中需要去除细胞壁,此时要用到的酶是。
(5)在图中Ⅳ过程中,通常植物D能表现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下表中列出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
BamHⅠ |
Hind Ⅲ |
EcoRⅠ |
SmaⅠ |
识别序列及![]() |
G↓GATC C C CTAG↑G |
A↓AGCT T T TCGA↑A |
G↓AATT C C TTAA↑G |
CCC↓GGG GGG↑CCC |
(1)一个图Ⅰ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后,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因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
(4)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ma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
体,然后在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下图是某家族系谱图,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乙种遗传病(基因为D、d),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甲病属于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
乙病属于遗传病。
(3)Ⅱ-2基因型为,Ⅱ-3基因型为。
Ⅱ-2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5)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同位素 、
做了如下表的标记。
噬菌体 |
细菌 |
|
核苷酸 |
32P标记 |
31P |
氨基酸 |
32S |
35S标记 |
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代噬菌体
与母噬菌体的外形和侵染细菌的特点均相同。请分析回答: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原因是
。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_____,原因是
。
(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