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明末科学家。28岁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的狄德罗”。
——改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理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经典力学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战后,英美两国在凡尔赛体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怎样?二战后初期双方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结合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概述17—18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概括、分析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中国缺少进行工业革命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说我们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之相比不分上下,而在思辨科学方面要略胜一筹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方向,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承认这点几乎令我感到惭愧。人们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中国人为使自己内部尽量少产生麻烦,对公共安全以及共同生活的准则考虑得何等的周到,较之其他国民的法规要优越许多。
——[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序言:以中国最近情况阐释我们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谁又会对以下事实不感到惊讶:那样一个大帝国的、其意义已超出凡人的君主被视为有生有灭的上帝,只要有他的一点示意,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而正是这样的君主通常经过教育而培养成为大大智的人。他尽管高高地踞于万人之上,却极为遵守道德规范、礼贤下士,简直令臣仆们望尘莫及。他自身行为如此节制检点,不是担心王公大臣和议会,而是极为害怕史官将其不名誉的言行载入藏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匣子内的史册,从而遭自后世的唾骂。
——[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序言:以中国最近情况阐释我们时代的历史》
材料三“我随信附上了一页纸,上面记着我的一些小问题。假使您有空闲——但愿如此——我盼待您的解答。……6. 关于那种不知其名的金属,它产于东印度,普遍用于盛装煮熟了的茶水,其形状与那种涂了含有银成份的铅的铁罐相似,但不是由生铁做成,而且易于弯曲。7.中国人是否先把纸和布用水泡软,而后再将它与其他的线织在一起,是怎样织的?在造纸方面,他们有些什么特长?8.他们每年两次收集蚕丝,采用什么特长?
——德国莱布尼茨《致闵明我的两封信》
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⑵莱布尼茨在数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他怎样的科学研究精神?
⑶莱布尼茨的思想反映出17世纪末欧洲出现了重大的社会变化,请简要说明。

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B.极大提高了棉纺织品的产量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宣告了工业动力革命时代的到来

材料一 卢梭对世界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首先它对法国大革命进程的影响就极为突出。在大革命发生之前的十年里,读卢梭、谈卢梭的人迅速增多,很快超过了伏尔泰、盂德斯鸠等人;到大革命爆发,卢梭更是被激进派奉为祖师,罗伯斯庇尔把他的《社会契约论》当做圣经天天诵读。
材料二 卢梭的那种法国本土的、笛卡尔式的思维方式和法国人的思维习惯最为契合。
应该说旧制度下的法国的贵族特权过于嚣张,因而特别招人怨恨,以至这种怨恨在革命前夕迅速激化。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要求也愈益激烈,同时启蒙运动所营造的思想氛围也极其崇尚自由平等,这无疑也强化了人们对权利平等的认同。卢梭不同于伏尔泰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不仅出身平民,平常也更贴近平民社会,而且一贯地特别珍视平等的价值。相比起来,伏尔泰们宣扬的英国式的自由就显得很空洞了。
——以上材料均选自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法国出现了“卢梭热”,你认为卢梭的哪一思想主张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卢梭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思想对法国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