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各是什么?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2.材料二下面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1)从材料一种看出,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你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2分
分析下列示意图:
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近代西方典型的政治体制)
请回答: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
(2)“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的办法之一是建立了什么专政?最后他们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3)材料中所说的“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而古都可谓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还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九大古都”的说法。其中,西安、北京可谓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的图一,请写出唐都长安城的突出特点。图二是城北大明宫的一座著名宫殿,请写出它的名称。
(2)据材料二写出今天的北京在辽代、金代的名称。元大都的繁华景象在一位意大利旅行家的什么著作中有生动的描述?到了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哪一位皇帝修建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