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城市 年份 |
1800年 |
1850年 |
1880年 |
1900年 |
纽约 |
64 |
692 |
1912 |
3437 |
伦敦 |
959 |
2681 |
4767 |
6581 |
莫斯科 |
250 |
365 |
612 |
1000 |
材料二: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魔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主要受到了什么事件的影响?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德国做了什么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这个结果与第一问中的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请再列举能反映出德国走上这条道路的史实一例(材料中史实除外)。(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材料四:一战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1000万人 |
2000万 |
3400亿美元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这一事件中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近年来,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局势动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乱花渐欲迷人眼,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看世界风云”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
![]() |
![]() |
![]() |
图一:1919年巴黎和会 |
图二:1945年雅尔塔会议 |
图三:1991克林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
(1)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二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图三事件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论从史出】
(2)同学们通过探究“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分别得出“任人宰割”、“ 洗雪耻辱”、“ 和平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
任人宰割:
洗雪耻辱:
和平崛起:
【历史思索】
(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发展。他们以“探寻工业文明的足迹”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请你参与。(11分)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出现在哪一时期(用世纪年代表述)?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3)请以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材料三所表达的观点。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四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
(4)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以史为鉴促发展】
(5)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制作年代尺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材料二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历史事件的一些关键词:
“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卢沟烽火”、“开国大典”
(1)从材料二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分别选出恰当的关键词。
(2)“卢沟烽火”点燃了哪场战争?把我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时间标注在年代尺上。
(3)为A这一历史事件撰写一个合适的关键词,并说说它与“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开国大典”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