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城市 年份 |
1800年 |
1850年 |
1880年 |
1900年 |
纽约 |
64 |
692 |
1912 |
3437 |
伦敦 |
959 |
2681 |
4767 |
6581 |
莫斯科 |
250 |
365 |
612 |
1000 |
材料二: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魔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主要受到了什么事件的影响?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德国做了什么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这个结果与第一问中的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请再列举能反映出德国走上这条道路的史实一例(材料中史实除外)。(4分)
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问题:
(1)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共历经风雨。建国后党在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左”倾错误?(举两例即可)
(2)这些失误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得到全面纠正,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什么思想路线?(2分)还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3)从党的发展史来看,你是怎样认识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春天的故事》歌词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老人是谁?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2分)(共4分)
(2)“画了一个圈”中这个“圈”在1980年包括哪些经济特区?(4分)
(3)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4)请用一名话评价这位老人。
如图,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阅读上图后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农民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_________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的。材料二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_道路。
(2)材料三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实施。这种政策对我国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如果让你搜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的翔实资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上,我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