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材料三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请你从两个方面分析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 (4分)
(4)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5)近年来,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时挑战我国海洋权益,制造了一些事端。请试举一例说明,并就此向我国政府提出你的应对策略。(2分)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的创新。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1)上图反映出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在这套政治体制中皇帝的地位怎样?
(2)毛泽东曾赋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诗中“汉武”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有哪些创新?
(3)“秦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汉武”接受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李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态度截然相反,所以他们的目的也是不同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其首领称什么?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合称“五胡”,其中像中原汉族一样建立政权的是?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由史及今,今天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请回答:
(1)2014年2月23日,中新社主办的“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新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在福建泉州开幕。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和所给出的提示,完成这条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
(答案写在方框内)
(2)为打通历史上最长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做出重要贡献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请各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发展史上出现的一次革命指什么?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适应生产的发展,东汉时期出现了关于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计算的书籍,它是()
A.《春秋》 | B.《水经注》 | C.《九章算术》 | D.《齐民要术》 |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而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