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
1895年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联中“割地”是指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新界给英国 | B.割黑龙江以北给沙俄 |
C.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 B.中华的荣耀 | C.东方的曙光 | D.王朝的振兴 |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B.皇权不断加强 |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明史记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皇帝较多采纳臣下的意见 | B.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很高 |
C.君主采用多种手段驾驭臣下 | D.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