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 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 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
A.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
B.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
C.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 |
D.日本的 “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表明:
A.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 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 |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 | 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1989年 | B.1991年 | C.1922年 | D.1936年 |
1967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合并的三个机构是
①欧洲煤钢联营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经济货币联盟 ④欧洲原子能联营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 B.推翻沙皇专制 | C.建立苏维埃共和 | D.获得“面包”与“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