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①。”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②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镵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③,死。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蹷。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赦之。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注】 ①臃:疮肿。②齐:通“剂”。③缺盆:锁骨上窝,此处有“缺盆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意尽去其故方去:抛弃 |
B.决死生多验验:应验 |
C.扁鹊虽言若是是:正确 |
D.出入六日,病已已:痊愈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A.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 |
B.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 |
C.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 |
D.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意曰/公所论远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于意年轻时就喜欢医术,后来拜阳庆为师。经过老师的指点,技艺得以较大的提高。 |
B.齐王的侍医遂病后,自己炼五石散服用。淳于意诊断后告诉他要根据具体病情用药,他悔之已晚,最后疽病发作而死。 |
C.文帝四年的时候,有人上书控告淳于意。他的小女儿随他到长安后上书朝廷,愿意以自身为父亲赎罪。文帝很受感动,就赦免了淳于意。 |
D.针对淳于意被判处刑罚这件事,司马迁引用老子的话“美好的东西也可能成为不吉祥的东西”加以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
(1)把第三大题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2)请将《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瘗①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②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②,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蜙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噫!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③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
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有删节)
[注]①瘗(yì):埋。②吏目,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多管理。③龙场:地名,在贵州修文县。1506年,王守仁因上触犯了当权的宦官刘瑾,被贬谪为龙场驿丞。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午,有人自蜈蜙坡来薄:将近 |
B.念其暴骨无主暴:显露 |
C.古者重去其乡重:看重 |
D.盖不胜其忧者胜:克制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携一子、一仆,将之任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B.吾以窜逐而来此以其无礼于晋 |
C.其能无死乎于是以其厉声已呵 |
D.吾不宜复为尔悲矣然此可为智者道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一个从京城来的吏目,带着儿子和仆人前去就任,经过龙场时,被瘴疠侵袭,短短两天时间,主仆三人都不幸身亡。 |
B.因为哀怜吏目三人尸骨暴野,“我”想领着童子去埋葬他们,但童子一开始不乐意,后来经我的劝告,童子感伤落泪,在靠近尸体旁的山脚下挖了三个墓穴,把他们埋葬了。 |
C.“我”认为自己来到荒凉偏远的龙场,是因为被贬谪而无可奈何,但吏目为了区区五斗粮食来到此地,最终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实在是自食其果。 |
D.这是一篇为陌生人作的祭文,作者在文章开头用同一种语调叙述了三人的死亡,寓凄惨于平淡中,触目惊心。通篇文词情真意切,非常感人。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纵 不 尔 瘗 幽 崖 之 狐 成 群 阴 壑 之 虺 如 车 轮 亦 必 能 葬 尔 于 腹 不致 久 暴 露 尔 尔 既 已 无 知 然 吾 何 能 为 心 乎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2)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冯胜,定远人。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从征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走友谅徐达围高邮未下还师援宜兴以胜督军。高邮守将诈降,胜令指挥康泰帅数百人先入城,敌闭门尽杀之。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诣高邮。胜惭愤,攻甚力。达亦自宜兴还,益兵攻克之,遂取淮安。安丰破,擒吴将吕珍于旧馆。下湖州,克平江,功次平章常遇春,再迁右都督。
明年正月复以右副将军同大将军出西安,捣定西,破扩廓帖木儿,获士马数万。分兵自徽州南出一百八渡,徇略阳,擒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遣别将自连云栈取兴元,移兵吐番,征哨极于西北。凯旋,论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同参军国事,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予世券。诰词谓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所以称扬之者甚至。五年,以胜宣力四方,与魏国公达、曹国公文忠各赐彤弓。
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命胜为征西将军,帅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出西道,取甘肃。至兰州,友德以骁骑前驱,再败元兵,胜复败之扫林山。至甘肃,元将上都驴迎降。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亦降。次别笃山,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是役也,大将军达军不利,左副将军文忠杀伤相当,独胜斩获甚众,全师而还。会有言其私匿驼马者,赏不行。自后数出练兵临清、北平,出大同征元遗众,镇陕西及河南。册其女为周王妃。
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摘自《明史·冯胜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兵攻克之,遂取淮安益:增加 |
B.功次平章常遇春次:次第、等级 |
C.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患:以之为患 |
D.诸子皆不得嗣嗣:继承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征/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走友谅/徐达围高邮未下/还师援宜兴/以胜督军/ |
B.从征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走友谅徐达/围高邮未下/还师援宜兴/以胜督军/ |
C.从征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走友谅/徐达围高邮未下/还师援宜兴/以胜督军/ |
D.从征/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走友谅徐达/围高邮未下/还师援宜兴/以胜督军/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冯胜文武兼修、战功卓越:冯胜喜欢读书,通晓兵法,一生多次率兵出征,建立卓越的功勋。 |
B.冯胜屡立战功、深受宠爱:因为战功卓著,多次升迁,曾得到皇帝的特殊恩赐,皇帝称其为兄弟,女儿被册封为妃。 |
C.冯胜用兵失误、损兵折将:在攻打高邮时,守将诈降,冯胜命指挥康泰率数百人先行入城,敌军关闭城门,入城之人全部被杀。 |
D.冯胜功高被猜、不得善终:太祖晚年,对人猜忌,冯胜多次因小事违背了太祖的心意,被赐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2)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诣高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萧至忠,秘书少监德言曾孙也。少仕为畿尉,以清谨称。尝与友人期于路隅,会风雪冻冽,诸人皆奔避就宇下。至忠曰:“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不去,众咸叹服。神龙初,武三思擅权,至忠附之,自吏部员外擢拜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仍兼御史中丞。恃武三思势,掌选无所忌惮,请谒杜绝,威风大行。寻迁中书侍郎,兼中书令。
节愍太子诛武三思后,有三思党与宗楚客、纪处讷令侍御史冉祖雍奏言:“安国相王及镇国太平公主亦与太子连谋举兵,请收付制狱。”中宗召至忠令按其事,至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臣虽愚昧,窃为陛下不取。帝深纳其言而止。寻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明年,代韦巨源为侍中,仍依旧修史。寻迁中书令。时宗楚客、纪处讷潜怀奸计,自树朋党,韦巨源、世再思、李峤皆唯诺自全,无所匡正。至忠处于其间,颇存正道,时议翕然重之。中宗亦曰:“诸宰相中,至忠最怜我。”
睿宗即位,景云初,出为晋州刺史,甚有能名。时太平公主用事,至忠潜遣间使申意,求入为京职。诛韦氏之际,至忠一子任千牛,为乱兵所杀,公主冀至忠以此怨望,可与谋事,即纳其请。召拜刑部尚书、右御史大夫,再迁吏部尚书。
未几,太平公主谋逆事泄,至忠遽遁入山寺,数日,捕而伏诛,籍没其家。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由是顿绝声望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仕为畿尉,以清谨称清谨:清正严谨 |
B.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罗织:罗织罪名、诬陷 |
C.韦巨源、世再思、李峤皆唯诺自全唯诺:顺从 |
D.时太平公主用事用事:意气用事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B.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C.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D.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至中虽为人清谨,却也有自傲的一面:神龙初,仗武三思之势掌选无所忌惮,平时不接待宾客,也不做施舍救济的事情。 |
B.萧至中深谙官场之道,得到三朝重用:神龙朝依附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睿宗朝通过太平公主官至吏部尚书。 |
C.萧至中为官清正:中宗时劝说皇帝不要听信武三思、宗楚客等人让侍御史诬陷太平公主和太子谋反之事;宗楚客等自树朋党之时,萧至中颇存正道。 |
D.萧至中一生屡次官居要职却不得善终:参与太平公主谋逆,事情泄露,逃遁山中寺庙,后被捕伏诛。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不去,众咸叹服。
(2)至忠处于其间,颇存正道,时议翕然重之。
文化经典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子谓《韶》①:“尽美矣,又尽善②也。”谓《武》》③:“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注释】①《韶》:舜时的乐曲名。 ②美、善:美指声音,即艺术形式方面;善指思想内容方面。③《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问题:孔子的这段话是针对音乐的评论,请简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9处)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