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
红灯绿灯
喂,注意,注意,我是红灯,神气的红灯。我有一只严厉的眼睛。不管你们是谁,都要听我的命令。我把眼睛睁一睁,所有的人、车都要停。
哎,请看,请看,我是绿灯,和气的绿灯。我有一只微笑的眼睛。所有的行人,都爱我的眼睛,我把眼睛闪一闪,车、人立即可通行。
(1)仔细观察下面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眼、睛、睁 偏旁都是( ),因为它们都与( )有关。
(2)根据儿歌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①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
②看见红灯要停下,不然红灯会发怒;看见绿灯可以走,因为绿灯脾气好。( )
(3)把你知道的交通规则写一条好吗?
————————————————————-——。
阅读《风筝和线》回答问题
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
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趟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往上窜。正当窜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像乘机追上
飞机,可是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风筝这才明白:仿照“飘飘悠悠”这种构词形式写五个叠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风筝(zhēng zhēn zēng)觉得(jué jiào)已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各段大意。
下面三句话,哪一句放在文章结尾你认为最合适?请在括号里打“√”。
(1)不听别人的劝告是不对的。()
(2)自高自大,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必然要失败的。()
(3)只有谦虚,才会进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了上面。请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芦塘(táng tán)
细苇(wéiwěi)
憧憬(chōng jǐng)(jǐngjīng)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憧憬:
造句:“我们依然快乐……”这句话中的“依然”还可以换成()。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A.做风筝 B.放风筝 C.找风筝“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我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 ,我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其它描写心情的句子。
我们的心情 |
|
做风筝时 |
|
放风筝时 |
|
找风筝时 |
写出三个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阅读《冒雨借书》回答问题
八月的一天,一早就下着大雨。北戴河文化馆里,图书管理员小王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隔窗望着外面的风雨。
突然,电话铃响了。小王拿起话筒,打电话的人说要借一本世界地图和几本书,研究一个问题。小王抱歉地告诉他:“这几本书按照规定不能外借,您如果需要,可以到图书室来看,对不起。”对方只好把电话挂上。
外面的风雨是那么大,图书室里静得让人感到无聊。“不会有人来借书了吧?”
小王正想着,忽然,图书馆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人带着风声雨水走进屋里。他手里的雨伞流着水,挽起的裤脚已经湿透。他把雨伞放到墙边,微笑着向小王走来,请她把世界地图和几本参考书借给他看看。
这时,小王的双眼吃惊地瞪圆了。“啊,您,周总理!”总总理朝她点点头。
小王的心里又后悔又难过,她喃喃地说:“真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是您。您的工作那么忙,还亲自跑来......”
“唉,小同志,你把图书管理得很好嘛!”周总理笑着回答她,“有一套制度,这样很好。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情。”
周总理说完,接过小王捧来的书,坐在桌边认真地查阅起来。
小王看着周总理那专心读书的身影,心潮就像外面的风雨,更像风雨中起伏的海浪。
周总理查阅完资料,站起来,同小王握手告别,勉励她说:“一定要做好图书室的工作呀。”
这时,风更猛,雨更大了。敬爱的周总理打起雨伞,推开门,又冒着风雨走了。小王激动地目送着周总理,心里在呼唤着:“美丽的北戴河,永远记住这件平凡的小事吧!”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无聊()A.因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由于清闲而烦恼。
(2)勉励()A.勉强。 B.鼓励、激励。把文中一个形容小王心情的比喻句用“——”画出来。并说一说这句话中把()比作()和(),表明小王的心情()。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周总理说:
阅读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他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在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准备(zhǔn zǔn)解释(shì shī)
约好(yuē yāo)早餐(cān chān)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眼睛()的嘴巴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下面。
阅读《厉归真画虎》回答问题
后梁时期,有一位画家厉归真。他非常喜欢画虎,见到画虎的作品,他就临摹;遇到画虎的高手,他就恭谦地去求教。
一天,厉归真听说邻村捉到一只老虎,立刻跑去,整整观察了一天。老虎踱来踱去的姿态,健美雄壮的体形使他感到惊奇。他高兴得画起虎来,并认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可是,一位猎户看后,却不以为然说:“这画虎气不多,倒是猫气多些!”厉归真听了,觉得猎人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带上干粮,跑到深山老林去观察老虎。
一天夜里,山风呼啸。突然,一只野山羊跳到树下,接着,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随即(jí jì)窜出一只斑斓猛虎,那只野山羊闻声而逃。老虎又怒吼一声,腾跃()而起,死死咬住了山羊的咽()喉。搏击挣扎的虎爪羊蹄,竟把地蹬出了一个大坑!厉归真失声叫道:“妙啊!这才是真正的虎气!”不料那虎听到人声便抛下山羊,铃铛似的()大眼直逼厉归真,发出一声雷鸣似的怒吼,张着血盆大口直冲()上来。厉归真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赶忙向树顶爬去。那老虎无可奈何,只好叼起山羊悻悻(xìng xìn)而去。
自此,厉归真又常到丛树里去,认真的观察老虎的各种姿态和习性,画了大量速写草图。
以后,厉归真每次作画,都好像看见各种形态的老虎在眼前跃动,提起笔来得心应(yìng yīng)手。于是,他画的虎真的有了“虎气。”用“\”删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