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 ⑷孔子不能决也( )
⑸孰为汝多知乎( )(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2分
答: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3分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4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 |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每期会赋役②事决乃退 |
2.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
3. |
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
1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不以物喜②先天下之忧而忧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隐天蔽日:____(2)或王命急宣:____ (3)有峰东环而下:____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③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②陬(zōu)隅:屋角。③匹春:百姓。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灵公之论宛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
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
4. |
从选文看,卫灵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