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高一(1)班同学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材料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
材料三: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当年我国消耗石油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约占世界消耗量的47.7%。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回答“一带一路”的具体含义。并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两条主题鲜明的合理化建议,要求字数不超过15字。
201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
材料一:2015年的“两会”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突出了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有专家指出,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材料二:2015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断了腿;二是实行“限时办理”,防止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下一轮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网络世界仿佛是另一个社会,即虚拟社会。这个虚拟社会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网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等。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网络世界呼吁社会公德”。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网络发展中应坚持怎样的伦理原则。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本世纪的一段时期里,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不论它奉行“三权分立”,还是奉行“议会主权”,长期默默无闻的行政机关一反常态,改变过去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状况,不断强化自己的法定权力,并频频要求议会授予立法权,“委任立法”大量出现,行政机关大有重新集三权于一身之势,似乎要取代议会而重新占据政府的核心地位。议会传统的立法权不断受到侵蚀,议会立法的内容、时间越来越被政府所左右,议员提出法案并最终成为法律的比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人们关于政府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提起“政府”,只想到议会,现在则把行政机关放在首要地位。
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仍存在差距。以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严峻问题,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9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