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以天演为体,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
材料三:(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
。 。
(2)请指出材料二的出处,然后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词语。
出处: 。
主旨词语: 。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部著作(译著)诞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进化论传入中国的积极意义。
强国之鉴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六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近240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20世纪30年代该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实行新政,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经历萌芽、产生、确立、发展并逐步向整个世界扩张的过程。
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时期 |
材料 |
问题探究 |
总结 |
5世纪— 13世纪 |
材料一:自由城市通常是在已经形成的封建关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自由城市成了资本主义的摇篮…… ——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
(1)材料一中,“自由城市”重新兴起于何时?“自由城市”中哪些人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认识。 |
14世纪— 18世纪 |
材料二:早在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现做了思想理论的初步准备……15世纪……为西欧资产阶级走出欧洲,建立世界市场做好了物质准备……至16至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了一系列夺权斗争…… ——马世力《世界史纲》 |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列举“15世纪……为西欧资产阶级走出欧洲,建立世界市场做好了物质准备”的历史事件。说出16至18世纪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开始的夺权斗争。 |
|
19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 |
材料三:19世纪的历史就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19世纪史的两大主旋律。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
(3)写出材料三中“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法国大革命政治民主化成果推向欧洲的人物是谁?19世纪,亚洲哪一国家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材料四:1870年—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划分殖民地。 ——王斯德主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
(4)导致材料四中英国和德国工业位次变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据材料四,归纳该事件产生的影响。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
工业增长速度 |
重工业增长速度 |
轻工业增长速度 |
农业增长速度 |
|
1953—1957年每年平均 |
18% |
25.4% |
12.8% |
4.5% |
(注:本表数字见《伟大的十年》)
材料四: 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数据,指出在1953—1957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是什么?请举出该行业的重要成就(举一例)。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措施。习近平主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中国文明所以没有中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了什么货币?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天下为一”时间。
(5)为了实现材料五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日本与中国是邻国,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较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值得我们学习,但日本军国主义严重,曾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我们要时刻警惕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毅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日本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但无论怎样去总结,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在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材料四:大国崛起的道路,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2)材料二中日本文部大臣的话反映了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什么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说知识,请举例说明日本对外危害世界和平安全的事例。(一例即可)
(4)材料四中所说“大国崛起的道路,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从日本大国的崛起的道路上可以得出哪些有益的启迪?
(5)近几年来,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断膨胀,对中国造成威胁,我们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