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肉食者(          )          ②小惠未(       ) 
③一作气(           )         ④望其旗(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肉食者谋之      ②公与之乘
①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在曹刿看来,作战要取得胜利首要条件是             ,长勺之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                                                。
鲁庄公司各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小题。(共8分)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③而止,皆曰:“此不下④九石,非王,其⑤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吕氏春秋》)
[注]①说:同“悦”。②三石(dàn):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③关(wān):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④不下:不少于。⑤其:副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⑴齐宣王(2)左右皆试
翻译句子。
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②其孰能用是。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段结尾说:“岂不悲哉?”齐宣王究竟可悲在哪里?
②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因公()(2)觉饥甚而不敢()
(3)其人已心之()(4)果蔬皆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文言文阅读。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马也()
(3)执策而之()(4)之不以其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上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各有什么寓意?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王冕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解释文中这些词
窃:已而:执策:若:
翻译
(1)听已,辄默记。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通()注音:()释义:()
解释词语
①传一乡秀才之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  ④以钱币乞之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