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从流飘荡: ②负势竞上: ③在昼犹昏翻译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堪称典范的骈体文,全文用骈体文写作,句式整齐,清新隽逸。 |
B.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所写的水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C.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化静为动,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D.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承接“异水”二字,按先后顺序抓住“急”和“清”的特点,具体生动地说明;第三段承接“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奇山异水之美。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11—15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1) 心乐之() (2) 蒙络摇缀()
(3) 斗折蛇行() (4) 乃记之而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
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50字左右的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依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人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无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曾子,即曾参。.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
(2)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使:
(3) 曾益其所不能益:
(4) 足以全其节也全:.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2分)
A.人则献之 | B.孔子闻之曰 |
C.委而去之 | D.宋何罪之有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这样的生活,你能从【甲】、【乙】文中找出四条好处吗?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完成17-20题。(共12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选自《论语》)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蹴尔而与之
⑵乡为身死而不受
⑶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⑷贫与贱,人之所恶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⑴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请你从甲乙两则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贫贱不能移”精神的句子。
.古人强调的“义”与当今人们追求的“利”有无矛盾?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回答8—11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薄 :景 :.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B.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忧谗畏讥 |
C.心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D.异或异二者之![]() |
则有心旷神怡渔人甚异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选文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呢?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四处)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