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2)可爱者甚        (     )
4分)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 论 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 人不知而不   不习乎  知也   ④ 死而后   
.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由,诲女知之乎?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三)东坡食汤饼(9分)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yù):卖。⑥恶(cū):通“粗”。⑦箸(zhù):筷子。⑧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恶不可()②尔尚咀嚼耶 ( )③秦少游之( )
、选择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B.昂首观之
C.心之所向 D.学而时习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从苏东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二)《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 不亦乎( )②省吾身( )
③ 死而后()④ 恕乎 ()
、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学而不思则罔

、解释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陶后有闻()(2)、清涟而不妖()
(3)、亭亭净()(4)、乎众矣()
.翻译下列句子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三)文言文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用“/”线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 有久不决()(2)囚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