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更替与承接】
材料一:《诗经》中的一首诗唱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和县,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材料三:“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3)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被称作什么?该制度是哪一朝代首创的?跟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相比,该政治制度有何优点?
阅读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但其称霸野心遭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制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形成了哪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3分)
(2)材料中说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请你用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战争加以说明。(2分)材料中说的“多种国际力量”是指哪些(请举出两个)?(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在这一趋势中处于怎样的地位?(2分)
(4)请说说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
美国成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然而回顾历史,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美国同样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障碍和困难,但每次美国都能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现强大。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1)材料一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当总统时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2分)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作为一个国家,……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 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至少写2个)(2分)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1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2分)
(3)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1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1分)
(4)请举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2分)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当时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看了材料二中关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你有何感受?
(3)材料二只是反映隋朝能够开凿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隋朝能够开凿大运河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说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5)大运河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产生了什么影响?*科*网Z*X*X*K]
(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