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而后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

表中Z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
(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____________,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4)将Al和Bl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并经过60℃水浴中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________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前平均值。
[讨论]①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②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_________,从而获得β-淀粉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因变量。
(3)本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结 果
结论
1组漏斗内液面比2组高


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1、2组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

(4)另外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1925年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这是因为
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上填名称):

(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细胞器)。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 ]可以,如(物质名称)可以通过该结构。
(3)在浆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⑥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⑥具有______的功能。
(5)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的意义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Ⅰ、Ⅱ、Ⅲ、Ⅳ共有的细胞器是(填名称)。Ⅲ可以判断为,因为它同时具有(填序号)。
(2)结构②⑥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结构④的主要功能是
(3)Ⅰ~Ⅴ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
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