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政府;
(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4)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
名称:A B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
(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在今天看来有何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图二唐朝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图三日本的合同开珎(始铸于708年) 图四
材料二: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的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明珠。那么它的设计者是谁?他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六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
(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日本人深受唐朝影响,你能举出此时期日本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受中国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3)结合材料二和图四回答:他指的是谁?今天的印度在唐朝时称作什么国度?此人以亲身见闻写出什么著作?
(4)据此你认为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⑵材料二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什么朝代逐渐完善,到什么时候被废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整正冠;以史做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在他统治时期被重用的大臣有哪些?
(4)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写出他统治时期与西域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美丽的篇章。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获得感悟和启示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学习完了一、二单元,相信同学们有许多感慨。特别是对教材上一些战争中为国牺牲的英雄都十分敬佩。请举出两例在一、二单元中你最敬佩(或喜爱)的人物,并说说他们对国家有什么伟大贡献。(4分,答人物及贡献即可)
(2)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伟人用他们睿智的眼光和非凡的创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简述其中一位人物对中国建设作出的的巨大贡献。(2分,只要求答贡献即可)
(3)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共同的精神。请你说说在他们的贡献上体现了哪些共同精神?(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发展。历史人物的贡献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